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历年真题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 《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李大钊

【答案】A

【解析】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教育学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理想国》

B.《巨人传》

C.《太阳城》

D.《爱弥儿》

【答案】D

【解析】A《理想国》是柏拉图的著作;B《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讽刺小说;C《太阳城》是意大利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创作的对话体游记,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

 

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这种现象说明(   )。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

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

【答案】D

【解析】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外界的环境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取决于个体自己。

 

4.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

A.实验研究

B.行动研究

C.调查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B

【解析】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科学性

B.阶段性

C.生产性

D.独立性

【答案】C

【解析】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热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泵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具有(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身高体重在某一阶段会得到爆发式的增长,但在其它阶段则表现得较平缓;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感知能力成熟在先,情感等方面的成熟则较晚。

 

7.《中华---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B.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

C.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

D.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

【答案】A

【解析】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区分。

 

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

A. 国家统一管理

B.     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

C. 学校自主管理

D.     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

【答案】D

【解析】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立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9.由教育家洛扎诺夫创立,注重强化联想,坚持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

A.范例教学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

D.非指导教学

【答案】C

【解析】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启发教学发”。洛扎诺夫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

而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的学习,总是把自己分成几部分:身体、大脑两半球、有意识和无意识、情感和理智等,它们总是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的学习能力。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组合。

A.范例教学-瓦·根舍因;B发现学习-奥苏伯尔;D罗杰斯的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与“催化剂”。

 

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合作学习

B.复式学习

C.小班教学

D.分层教学

【答案】B复式学习。本题考查复式教学的定义。

 

11.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

【答案】C.情感陶冶法。

【解析】A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B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C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D自我修养法又称品德修养指导法,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及其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

 

12.李红看到王强经常帮助同学而受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也愿意帮助同学,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哪种强化方式(   )。

A.负向强化

B.间隔强化

C.自我强化

D.代替强化

【答案】D

【解析】替代强化。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强化,根据题干信息,李红看到了榜样“王强”得到了老师表扬,所以她也想像王强一样得到老师表扬,从而也愿意帮助同学,这属于替代强化,故选D。

 

13.刘杰学过物理平衡的概念,促进了他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A.负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B

【解析】顺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而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刘杰先前学习了“物理概念”,后继学习了“化学概念”,题干表述的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属于顺向迁移,故选B。

 

14.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反映了那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稳定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转移

【答案】B

【解析】注意的分配。根据题干关键词,“边......边......”表明郭老师的注意分配品质比较好,故选B。

 

15.进入初中后,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 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这反应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弥散性

B.闭锁性

C.波动性

D.感染性

【答案】C

【解析】波动性。根据题干信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说明赵东情绪具有动荡性或波动性特点,故选C。

 

16.李玲遇事常拿不定主意,错失良机。这主要反映了她意志品质的那一特点(   )。

A.果断性

B.独立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答案】A

【解析】果断性。根据题干信息,”拿不定主意“说明李玲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属于意志的果断性差。故选A。

 

17.廖老师在心理辅导课上经常使用文具、卡片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的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属于(   )。

A.认知法

B.代币法

C.脱敏法

D.消退法

【答案】B

【解析】代币法。根据题干信息,以”文具、卡片“等物品作为奖励,属于代币奖励法,故选B。

 

18.陈亮一想到明天要在课堂上就坐立不安,感到心跳加快,脸红,出冷汗。这种表现属于(   )。

A.抑郁

B.妄想

C.强迫

D.焦虑

【答案】D

【解析】焦虑。根据题干信息,”坐立不安、心跳加快“属于焦虑情绪反应,故选D。

 

19.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某中学生为了减轻妈妈的辛劳,时常为加班晚归的妈妈做好饭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孝敬长辈,这种品德修养发放属于(   )。

A.树立榜样

B.有效说服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答案】A

【解析】树立榜样。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郑老师组织全班观看”某中学生“的孝心事例,属于榜样示范,故选A。

 

20.语文课上,张老师非常注重营造宽松的气氛,鼓励每个学生自由表达,并建设性地吸引学生地观点以帮和指导学生。这种课堂管理方式属于(   )。

A.民主式

B.权威式

C.放任式

D.专制式

【答案】A

【解析】民主式。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宽松的气氛,鼓励每个学生自由表达”,可见属于民主式课堂管理方式,故选A。

21.决定一位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的首要条件是(   )。

A.角色意志

B.角色体验

C.角色认知

D.角色期待

【答案】C

【解析】角色认知。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取决于其对角色本身的认知程度,故选C。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

错误。

①教育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并不一定会促进发展。不合理的教育甚至可能产生阻碍作用。

②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3.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正确。

①间接经验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等。

在学校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传授、自主的阅读等方法去“接受”知识。

②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学生在学校中虽然也会进行相关活动,但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24.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答案】错误

根据耶克斯-多徳森定律,动机强度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效果最优,且不同任务难度的任务对应最佳动机水平不一致,任务越难,动机越低;任务越简单,动机越高。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25.情绪与认知是互不影响的心理过程。

【答案】错误

情绪和认知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比如认知过程是情绪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比如知之深则爱之切。同样情绪也会反作用于认知过程,比如耶克斯-多徳森定律,适当的情绪唤醒有利于认知活动。同时消极的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因此题干说情绪和认知是互不影响关系是不对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答: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包括:

(1)社会需求

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2)学科知识水平

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然要考虑学生的情况。

(4)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27.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贯彻要求如下:

(1)明确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该强调重点、难点、关键点;

(3)设置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8.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其主要的思维特点:“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 岁),其主要的思维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缺乏守恒性等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其主要的思维特点:去自我中心性、守恒、可逆性等等。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其主要的思维特点: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等等。

 

29.简述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答: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如下: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同时能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

(2)掌握自我调节策略

教师一方面可以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取合理手段疏导情绪。

(3)加强锻炼,保持健康

教师要妥善安排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分配精力,科学安排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在我担任初二(5)班班主任的时候,有次家校联系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到我的办公室找我谈话。期间,家长不停数落孩子,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孩子一直低着头。由于我在班上对这个学生也比较关注,尽管他成绩靠后,但是有一些长处,所以待家长说完后,我马上说道:这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应还不错,学习的劲头也有,也能认真听课,我想以后成绩肯是会有进步的”。说完,那孩子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 . .

  在那以前,我很少正面表扬过他。这个孩子平时挺踏实。乐于帮助同学,也有一定上进心。经过这次当这家长面表扬他,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成绩提高到了班级的中上游。所以,无论是怎样的学生,都还是个孩子,需要鼓励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夸-夸学生,能给他们打不少气。为学习增加动力。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这位老师的做法贯彻哪一德育原则?(8分)

(2)阐述贯彻该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0分)

(1)老师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长善救失德育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本案例中家长眼中的孩子是一无是处的,但是在老师眼中尽管该生成绩靠后,但是其身上也存在一些优点,如有学习劲头,认真听课,乐于助人等等,因此老师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该生的积极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从而促进了成绩的提升。为促进每一位孩子的正向成长,这一德育原则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

(2)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要“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材料中老师并没有和家长的立场一致,全盘否定学生,而是既看到了学生成绩靠后的一面,又注意到了其拥有的优点,做到了辩证地看待学生。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材料中老师针对该生乐于帮助同学,也有一定上进心的优点,有意识地在其家长面表扬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他的学习成绩提高到了班级的中上游。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因势利导。材料中老师认为无论是怎样的学生,都还是个孩子,需要鼓励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夸-夸学生,能给他们打不少气,为学习增加动力,老师的这种做法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了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使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1.材料:王老师是一名新入职的高中数学教师,刚刚上了一周多课,就发现班上学生对她的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上课“开小差”,有些学生一脸困意。她原以为是这些学生对学习不积极,经深入解,发现她讲的知识很多学生都已经在课下学习中掌握了,所以对自己目前讲的教学内容感到太容易,觉得无聊。于是王老师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家庭作业的程度,以为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后果这回学生们却反映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王老师苦思冥想,为什么自己教学效果不好?随后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请教,如何把握好教学难度。张老师对王老师说:“你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问题:

    (1)请用维果茨基的理论,分析王老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10分)

 

维果茨基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要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需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理论重视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中王老师作为新入职的高中数学老师两次均没有正确把握学情,第一次低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第二次又过于拔高了知识内容。这两种教学情境,都是没有考虑儿童现有的学习水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没有成功创设“最近发展区”。而张老师提出的“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经验,其实质就是既重视了学生已到达的水平,又考虑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能实现的水平,符合“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2)结合案例,指出如何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8分)

答: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备课,尤其是备学情。材料中王老师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将自己的课堂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王老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且准确地把握并调整课堂节奏。

 

注重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王老师应树立“以学为本”的学生观,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设计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做到启发诱导,采用多种生动活动的教学形式。王老师作为新老师,教学灵活性不够,需要在课堂中多种教学形式并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向有困难的题目挑战。